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政信息
济宁市不断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11-22浏览次数:字号:[ ]

11月2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介绍济宁市2023年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发布环节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国安: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民政厅关心指导下,全市民政部门以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为主线,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境界标准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国全省民政工作贡献更多济宁经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民政力量。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一、坚持人民至上,努力惠民利民,“为民民政”展现新作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较去年再提高5%以上,1-10月,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1.62万人,救助急难群众2.3万人次,全市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5.02亿元,兜牢了34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围绕“一老一小”,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14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193张,改造提升敬老院20处,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624张,121处助老食堂新投入运营,投资380万元完成儿童福利院更新改造,投入350万元实施60个困境儿童关爱项目,为6200名孤困儿童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向1.3万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帮助1000名困难家庭儿童圆梦“微心愿”。这些惠民举措,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也增添了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信心和动力。

二、坚持自信自立,努力争先进位,“品牌民政”塑成新优势。4个工作品牌形成体系,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济时救”社会救助品牌。形成以动态监测、即时介入、闭环管理、诚信救助、“一事一议”为主要特色的“救急难”制度体系,创新设立“济时救”特别响应救助基金,经验做法被央视新闻宣传报道,诚信救助获评全国创新案例。二是“孔孟之乡·孝当先”养老服务品牌。探索“公建民营”“按需点单”“相约黎明”“幸福食堂”“情暖夕阳”等敬老孝养模式,受到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国“一老一小”现场交流会、全省养老服务领域风险防范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市召开。三是“慈润济宁·善行万家”慈善品牌。以“慈心一日捐”“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康复助医”等捐助项目为载体,全市募集善款2.95亿元,资助困难群众9.28万户。济宁市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2项(全省5个)、第八届“山东慈善奖”9项。四是“儒乡婚约·为爱作证”婚俗改革品牌。研究推出以“迎亲嘉礼、正婚典礼、答谢喜宴、回门省亲”为主要流程的现代中式婚礼, “儒风婚尚”受邀参加全省婚俗礼仪展演,荣获全省“我最喜爱的新婚礼模式”一等奖。

三、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改革增效,“活力民政”焕发新生机。积极对上争取,全国未保示范县、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全国儿童主任能力提升试点、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全省“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全省婚俗改革试点等32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政策落地济宁,为济宁市民政工作探索先行注入澎湃动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民政公共服务更加便民、高效,困难群众救助实现“掌上办”“集成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等3类事项实现“静默认证”;婚姻登记全链条重塑,实现网上预约、跨区域通办、全过程免费、省内居民跨市办理免提交居住证、电子证照“扫码可办”、“婚育户”一件事联办。 

四、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攻坚克难,“实干民政”取得新成效。提请市“两办”印发文件,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通过招录、网格员转化等方式扩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6.2人,帮助基层减负增效。连续17年集中开展村务公开“民主日”活动,在全省率先印发《基层议事协商工作指引》,开展乡镇(街道)协商490次、村(社区)协商1.3万次,解决群众“烦心事”1.7万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整治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推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减免、降低收费851万元。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紧抓村居权力规范、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有关经验做法在全市专题会议上交流推广。

五、坚持系统观念,努力开源聚力,“整体民政”增添新合力。一是强化内部资源整合。大力推行“社会组织+”“慈善+”“志愿服务+”等民政业务融合发展模式,举办“点燃爱心·牵手成长”公益创投大赛,撬动100余家社会组织、1100万元慈善款物帮扶困境儿童。创新实施“扶一把”慈善养老项目,由社会企业捐助,为266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一字型”安全扶手。二是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召开全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推进部门协同监管。联合市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梳理汇总13个部门38项专项救助政策,深入村居宣传宣讲。三是强化模范机关创建。牵头组织4个地市召开民政系统模范机关“三级联动”协作区建设推进会,开展实地观摩、经验交流等联学联建活动11次,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性机制,持续擦亮“四心同聚·济民善政”党建品牌。

六、坚持胸怀天下,努力服务大局,“忠诚民政”彰显新担当。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全省康养高地建设,提请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济宁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499处,配置养老床位6.7万张。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动员引导1891个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项目1836个,累计投入2.5亿元,受益群众683万人次。围绕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创新社工、护工、义工“三工联动”机制,为梁山817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围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争取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师资资源,建成启用民政部培训中心济宁示范基地,承办了全国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高级研修班、全国殡葬行业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培育人才的同时交流推广济宁经验。

民政是最能体现“民生温度”的事业。时光向前,生活向好,事业向新。下一步,全市民政部门将聚焦为民爱民,聚力改革创新,聚集基层合力,不断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共同创造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济宁市将要迎来寒潮降温天气,为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请问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丽: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新一轮寒潮天气即将到来,全社会都很关心困难群众温暖过冬问题。市、县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落细多方面措施。

一是加强养老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温暖过冬服务管理。目前,全市有养老机构215处,均采取了有效供暖措施,其中35处集中供暖、60处燃气供暖、119处电力供暖、1处清洁煤取暖。对乡镇敬老院,市民政局按照每处1.5万元的标准发放冬季供暖补助资金,全市共发放177万元。指导民政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从用水用电、食品卫生、保温取暖等关键环节入手,做好安全检查排查,及时消除消防、水、电、燃气、食品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服务对象人身安全。

二是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市民政局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巡查救助工作。组织人员对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厂房、商场等流浪乞讨人员经常活动和可能露宿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引导其入站接受救助或给予棉被、棉衣等生活物资。遇到寒潮天气,增加巡查人员力量和巡查频次,动员社区网格员等积极参与,做到早发现、早救助。入冬以来,全市共救助90人次,护送返乡或帮助购买车票返乡79人次,医疗救治11人次。借此机会,市民政局也呼吁广大热心群众,如发现身边有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极端天气时,请及时拨打110或当地民政求助热线,济宁市城区24小时求助热线是0537-2211940。

三是积极落实各项救助措施。加大“济时救”工作力度,主动与医保、乡村振兴、残联、应急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对因病因残、突发事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主动发现、及时救助;持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有效解决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11月以来,全市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1248人,今年以来实施临时救助2.3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535万元,人均1100余元。

下一步,在持续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将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持续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走访摸排,全面掌握其生产生活状况,符合救助条件的第一时间实施救助帮扶。二是开展“福彩送温暖”活动,市、县列支300万元,对1万户低保、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家庭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于春节前发放到户。这项活动市民政局已连续开展十余年,取得良好社会影响。三是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元旦、春节期间,市慈善总会将开展“情暖万家”慈善救助活动,全市慈善总会组织计划列支善款1500余万元,对4.45万户城乡困难群众实施物资救助或现金救助,春节前发放到户。


济宁晚报记者:福利彩票是社会公益性彩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福彩公益金的去向,想了解一下这些福彩公益金是如何管理的?具体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市民政局规划财务科科长谷金龙:市民政局多措并举管理销售福利彩票,管好用好福彩公益金项目。今年1-10月,全市福利彩票销售7.69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2.34亿元,其中,市本级福彩公益金3898万元、返还县市区福彩公益金4290万元。预计到年底全市福利彩票销售9.1亿元,市本级福彩公益金可提取4600万元。

根据国家《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市级留成的福彩公益金作为非税收入,全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由财政、民政部门按职责共同管理。按照“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行宗旨,福彩公益金使用方向聚焦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用于老年人福利事业、儿童福利事业、残疾人福利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支出,充分体现了福利彩票“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属性。

近年来,福彩公益金已成为济宁市财政收入的有力补充,更是助推济宁市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力引擎。2023年,市本级预算安排4537万元福彩公益金,主要用于社会福利救助、老年人福利、社会公益等项目,覆盖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福彩送温暖”活动、低保大学生全程救助、普惠性殡葬惠民政策等15个项目。此外,济宁市积极对上争取,截止到目前,今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7285万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市民政局作为济宁市福利彩票管理部门,除会同市财政局做好福彩公益金的分配、使用外,重点抓好福彩公益金项目的监督检查。今年4月-6月,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市民政局联合专业机构逐一深入到县市区,对福彩公益金项目进行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价,保证项目的有序实施。目前,除公益性公墓建设等3个项目即将完成外,其余12个项目已全部完成。


济宁新闻网记者:据了解,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举办了困境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公益创投大赛,针对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杨殿生: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近年来,济宁市民政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障未成年人特别是各类困境儿童的权益,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22年以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聚焦困境儿童在学习、生活、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实施了困境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创新开展了“点燃爱心、牵手成长”公益创投大赛,引导支持儿童关爱领域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能力建设、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专业优势,常态化开展以心理疏导、家庭赋能、亲情陪伴、安全教育、暑期研学为主要内容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比如,“心桥舒屋”困境儿童心理支持项目通过线上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线下一对一心理服务、精准个案入户服务、成长小组和团体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心理服务闭环机制,及时、有效解决服务对象焦虑、缺乏自信心、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成功干预了2起儿童心理危机事件。“安全小卫士”困境儿童安全守护计划项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应急研学游”“第一响应安全守护官”四类安全课程,培养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困境儿童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困境儿童小磊(化名),家庭关系紧张,一度自暴自弃、面临辍学。“爱与希望 益童成长”项目组的社工与爱心妈妈和他结成帮扶对子,社工通过链接公益学校资源,解决了小磊和哥哥上学难题;通过与监护人沟通赋能,缓解了家庭矛盾,挽救了濒临破碎的家庭;爱心妈妈通过长期情感支持,优化了小磊居住环境,帮助其恢复了自信,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社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帮助小磊扩大了朋友圈,提升了社交能力。目前小磊已成为曲阜九巨龙学校的一名阳光、向上的学生。据统计,第一届公益创投大赛累计开展个案服务177个,小组活动27个、主题活动161次,服务困境和留守儿童6300余名,打造了“安全小卫士”“心桥舒屋”“铸忆童年”等一批优秀服务品牌。今年11月上旬,第二届公益创投大赛又拉开帷幕,继续资助19个获奖社会组织实施以心理关爱、监护支持为重点的困境儿童服务项目。同时,聘请了专家团队,对获奖社会组织实施全程督导,力求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更加精准、更加专业、更有温度,合力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